江北智能同聲傳譯,會議級商用,還需要30年
時間:2021-06-28 11:36:50 信息來源:百睿德 點擊:81985次
為了到2035年實現(xiàn)采用人工智能(AI)的實時同聲傳譯,日本正推進研究。目前可以實現(xiàn)簡單的語音識別,以后的目標是提高翻譯準確率和速度。世界上有很多和日語具有相同特征的語言,如果能實現(xiàn)日語的同聲傳譯,就有望推進國際性普及。
演講者用英語做大約1分鐘的演講,背后的屏幕上顯示出基于AI的日語同聲傳譯。這是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(NICT)2020年11月舉行的發(fā)布會上的一幕。從演講者發(fā)言到出現(xiàn)譯文大約需要10秒,目前準確率可以接近90%,比此前80-85%的準確的高出不少,但距離會議級商用至少還有15-20年的時間才可能實現(xiàn)。
同聲傳譯一般是對說話內(nèi)容進行語音識別,然后由使用AI的翻譯軟件將其轉(zhuǎn)換成其他語言?,F(xiàn)有的服務大多是從說完話才開始翻譯。因此,語速快的對話很難翻譯,表達相同的內(nèi)容時,同聲傳譯所用時間是母語會話時間的2倍。按這樣的水平很難用于商務用途,亟需可以克服這一缺點的技術。
至于中文和英文之間的會議商用同聲傳譯,主要的難點是在于中文的語義難以被精準的“機器解讀”,用業(yè)內(nèi)資深專家MengJ.Wu博士的觀點則是:“中英互譯的同聲傳譯實現(xiàn)智能AI,不用人工干預,至少是30年后的事情”。